查看原文
其他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2017-09-28 哈尔滨商业大学


在风华正茂时遇见你

(黑龙江商学院中药系95级  刘满平)


每个人对第一次记忆深刻,大学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人生走向成熟的第一次。无论在大学时是快乐还是忧伤,是平凡还是辉煌,但我们都是在风华正茂时遇见了她,因此值得我们永远回忆和珍惜。我于1995年考上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前身之一),当时全国还未掀起大学合并和改名的浪潮,黑龙江商学院也未与当时的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合并,也未在江北地区修建新的校园。所以我大学四年的生活均在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上的校园度过,熟悉这里的一切。所以,黑龙江商学院是我心目中的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唯一代表。



回忆起我对黑龙江商学院的印象,可以用“独特”和“融合”两个词来描绘:

独特

第一个独特首先体现在学校简称上,国内其他高校一般都有着朗朗上口、好听的简称,例如北大、清华、复旦,哈市其他高校也有着简称,如哈工大、哈理工、黑大等,不会让人引起歧义。但黑龙江商学院的简称可有点让我们这些学子带有一丝“自卑感”,因为她的简称叫“黑商”,容易被人调侃自己为商学院培养出来的“黑心的商人”。于是,为了避闲,对外交流宣传时我们一般不将黑龙江商学院称为“黑商”,而用“龙商”来代替。

第二个独特体现在其校园面积的“袖珍”和基础设施的“缺乏”上。上大学前,我心目的大学应是宽阔的校园,郁郁葱葱的校园小道,体育馆、大礼堂、游泳池等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但现实中的商学院却完全颠覆了我对大学的美好形象:校园面积非常小,大概150多亩,大概花10多分钟就可以将整个校园走遍。而体育馆、大礼堂、游泳池等文化娱乐设施建筑是一件也没有。运动场倒是有一个,但也比较独特,因为它只有300米而非400米标准跑道,记得学校开运动会时,还曾借用过哈工大的运动场,学生想去看电影时,只能到周边的武警影院去看,这恐怕在全国高校中比较独特的了。

第三个独特体现在专业设置上。我1995年参加湖南高考填报志愿时根本就没有填商学院,当时也不知道有该所学校,后来被调剂到商学院。当时正值我国市场经济刚蓬勃发展,财经、商业类专业非常吃香,到校后,本以为既然是商学院,里面应该大都是财经、商业类专业吧,但没有想到的是我被分到中药制药专业。一个商学院竟然还有中药制药这种专业,够独特的了。不仅如此,中药制药专业竟然还是商学院的品牌专业,实力很强,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以至于毕业后,有人问我本科所学专业,一听我学中药制药专业,首先想到的是医学院毕业,从未想到商学院还有这个专业。


融合

一是学校建筑的中西文化融合。哈尔滨是国内最具有欧洲都市风范的城市,拥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名,最突出的标志是中西交融的文化和遍布全城的欧式建筑。而商学院地处哈市,学校建筑特色也传承了这一特点。学院主楼采用厚重的墙体、小型的门窗、以暖调为主的色彩,具有典型俄罗斯风格。而11层高的教学主楼却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一前一后,两者相得益彰。

二是学生来源的南北、男女融合。中药系95级只有一个班,30多人,由于是全国招生,同学们大都来自不同的省份,可谓是来自“五湖四海”。除黑龙江籍的稍微多点外,其余省份一般为两人,大都是一男一女混合搭配的,不过我所在的湖南省,招的是两名男生,而辽宁省却同时来了两名女生,最后平均下来班级男女生大致是一对一,比较均衡。与我后来在华南理工大学和武汉大学读硕士和博士时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相比,进入商学院,简直就是像进入了女儿国一样的美好。更何况学校还有其他女生比例更多的系,所以商学院不缺女生,更不缺美女学生,这是商学院很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是令哈工大众多男生羡慕并心向往之的地方。


刘满平简介

1977年生,男,湖南祁阳人,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员,现任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曾两次入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机关报《中国经济时报》评选的中国百名经济学者;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大优秀青年干部称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价格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长江金融创新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


难忘的青年突击队

税务学院   蔡德发


1991年8月,在哈尔滨商业大学前身之一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在建校35周年、晋升专科10周年之际,学校迁入江北新校园。新校园在校园公共卫生区域,如B区学生公寓周围、公共区域卫生等清理的还不是很彻底,存在卫生“死角”,与布局合理、典雅大方的新校园很不协调。



于是,一个青年突击队迅速组建起来。当时,我25岁,刚从中南财经大学毕业回校,意气风发,充满热情地参加了这个校青年突击队。我们这些年青人(有藏庆福、李国义、张志军等)开始热火朝天地一起清理学校各处的垃圾,并不觉得苦和累,真的就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还记得B区公共走廊地砖上粘着水泥等污物,我们蹲着一点点地往下擦,累了就跪在地上擦。看着一个个拐角、一条条林荫小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越来越清爽洁净,心里格外的舒坦。当年那种爱校如家的情怀和对学校新发展的希冀与期盼让每个人都充满着无限的热情,有着不竭的动力。


蔡德发  袁涛  车玉华 毕业照


光阴似箭,一晃26年过去啦,迎来学校65年庆典!回想当年情景历历在目,思绪万千,记得当年小林荫花园的小树还没我高,其他树还只是一根木棒插入泥土里,没有枝叶,如今已是参天大树......我也从当年一个刚毕业的一个毛小子到目前拥有教授职衔、博士学衔、硕导资格和院长职务,今年又喜中国家社科项目,是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成就了今天的我!......

  校盛我荣,校衰我耻!我愿当一辈子老黄牛,在我热爱的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

 



点燃学生心中的兴趣之火

教学实验设备管理中心  张莉


教师是一个神圣而又奉献的职业,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爱心、有激情、甘为人梯、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事业。从教多年,我深切体会到,教师应该有一颗热忱的心、用一份真挚的情去关爱身边的一切:爱学生,做良师益友;爱职业,为事业奉献,这种爱是师者之灵魂、教育之生命!



常常对学生们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培养学生做学问的兴趣。因为一个人如果被迫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是很痛苦的,而且也不容易成功。能够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很幸运的。如果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那么他得到的就不仅仅是那份喜悦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常和同事们探讨教学方法,深知只有自己的思路是清晰、明了的,学生们才听得明白并乐于接受。因材施教更是老师们始终坚持的原则,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点,寻求他们的成才之路。


教育工作虽是艰辛的,但更是甜蜜的,它让人充实,给人喜悦。选择并献身于教育事业,我终身无悔!

我愿为学生点燃人生旅程上希望的灯火,在如歌的岁月中为学生的心灵增添智慧的明灯!



文字:刘满平  蔡德发  张莉

图片:作者提供  李录杰

编辑 / 田一宁

责编 / 李巍  陈皓

【商大印象】我的冬日暖阳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商大印象】我与商大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